【释放民企创新活力】
◎本报记者 魏依晨 通讯员 曾志凡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促进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包括到2027年力争国内铜矿资源量增长5%至10%,突破一批铜资源绿色高效开发利用关键工艺和高端新材料,培育一批优质企业等。
江西省鹰潭市,是一座因铜而生、因铜而兴的城市。在这里,大大小小铜企业并驱争先。作为当地的铜企之一,江西省鹰潭市钲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钲旺科技”)紧跟数智化浪潮,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升级,为铜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智改数转”促发展
2月19日,钲旺科技新建成的电镀厂房内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春节刚过不久,工人们便投入到紧张的设备安装工作中。厂房内,身着蓝色工装、头戴安全帽的技术人员正忙碌着。他们穿梭在设备之间,不时查看图纸、调试参数,专心地指导工人安装调试电镀设备。
“这批电镀设备是国内最先进的,安装精度要求极高。”技术员李明正在指导工人调整设备的水平度,他向记者介绍,“我们正在为5月份的正式投产做准备,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大家都干劲十足。”
钲旺科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主要生产纯铜线、铜锌合金线、锡铜锌合金线、铜包铝线、铜包镁铝线等多种产品。这些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智能装备、电力传输、电子信息、新能源等领域。
作为一家“冠军”企业,该公司有着自己的“绝活”——其核心产品铜锌合金线市场占有率超过30%,国内第一。“公司虽然运营不错,但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必须借助自身的技术优势,进行数字化升级。”钲旺科技董事长王凯说,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是未来的大方向,因此,公司决定向智能化要发展。
适逢鹰潭市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推动铜产业“智改数转”。在政府的支持下,企业放下包袱,甩开膀子谋发展。2023年,钲旺科技一口气上线了3条智能生产线,首期投入达1500万元。
数字升级出“新招”
走出电镀厂房,不远处就是智能铜合金线生产车间。远远望去,整齐划一的生产场景仿佛一条磅礴流淌的金属河流,令人惊叹。
这里是钲旺科技数字化转型的成果展示区,80余台智能拉丝机整齐排列、高速运转,手臂灵活的机器人在生产线上操作,AGV小车穿梭其间,将产品精准地转运到退火车间。整个车间几乎看不到传统车间里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而是高效运转的智能化设备。
“过去,一个工人只能看顾10台机器,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生产负责人段东风自豪地说,“现在,经过数字化改造,一个工人可以轻松管理40台拉丝机,体力劳动强度降低了80%。不仅如此,产品质量也得到大幅提升,合格率从92%提高到98%。”
段东风说,3条智能生产线初见成效后,2024年,钲旺科技又追加投资5000余万元,增加了8条智能生产线,并运用AI智能运算技术,实现设备智能控制。如今,钲旺科技的年产值也从2021年的1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8亿元。
随着电镀设备的逐步安装完成,钲旺科技的智能化生产即将迈入新的阶段。王凯站在厂房外,望着忙碌的工人和崭新的设备说:“我们赶上了数字化转型的浪潮,生产效率不仅提升了,企业的活力也被激发出来了。”
钲旺科技的转型,是铜产业向新发展的缩影。近年来,我国铜产业布局正持续优化。如今,铜产业正以数字化转型为路径,突破发展困局,在锤炼自我中焕发新生,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