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两家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每公斤试验茶叶硒含量分别为3.89毫克、3.52毫克,皆符合富硒茶的标准。”4月1日,拿到最新的检测报告,广州市派驻梅州市大埔县光德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驻光德镇工作队”)队长肖伟峰向新快报记者报喜说。
日前,梅州市大埔县光德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驻光德镇工作队、广东珠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珠江农业公司”)、大埔县鸟子石茶业有限公司(下称“鸟子石茶业公司”),在光德镇上漳村鸟子石茶山富硒单枞(蜜兰香)种植示范基地举办春茶采青、晾晒、制作系列主题活动。经过两家第三方权威检测公司的精细检测,由珠江农业公司富硒技术赋能的茶叶达到了目标效果,这意味着光德镇已成功种出了“富硒茶”。
用传统工艺,现摘现制春茶
在驻光德镇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2024年11月29日,光德镇与珠江农业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一批农业技术专家入驻光德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通过珠江农业先进技术赋能光德镇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其中在上漳村,珠江农业公司协助鸟子石茶业公司建设富硒单枞(蜜兰香)种植示范基地,通过“特色生物有机富元技术”在单枞出芽后喷施富硒多元活菌叶面肥,进行外源富硒。
经过一个周期的试验,今年3月20日,光德镇人民政府、驻光德镇工作队、驿站成员珠江农业公司技术专家、上漳村(社区)干部及茶企代表、茶农等30余人,一起来到基地,举办春茶采青、晾晒、制作系列主题活动。
活动以“春茶采青、制作、检测、富硒技术推广”为主线,通过“现场观摩+成果检测+产业研讨”的创新模式,全面展示科技赋能茶叶种植制作产业发展的阶段性成果。
在海拔600米的鸟子石茶山,采茶工腰挎竹篓穿行于茶园,开启2025年头茬春茶采收。“采青是茶叶品质的第一道关卡!”制茶师傅现场示范标准手法:“需用指尖掐断嫩茎,保证芽叶完整,切忌指甲拉扯损伤纤维。”采茶工严格遵循“两叶一芯”标准,竹篓内鲜叶均匀铺展不超过10厘米,防止积压发热。
在鸟子石茶业标准化加工车间,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带领团队现场演绎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自动揉捻机解决了揉捻环节繁琐复杂的难题,使茶叶品质得到有效把控。在炒茶机器前,鸟子石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远军讲解说:“杀青需要抛闷结合,先抛炒散水汽,再闷炒提香气,随着香气的变化调整机器转速和温度。”
“传统工艺保底蕴,现代设备提标准。”郭远军表示,已组织青年茶农学习SC认证车间管理规范。肖伟峰在调研中表示:“每片茶叶都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一定要牢牢把控茶叶采摘、晾晒,改良制茶工艺。”
送权威机构检测,硒含量符合“国标”
在连片青翠的茶园中,参加活动各方调研示范基地茶青采摘情况,对比前后产量变化。当天,两份茶叶样品被送往广东嘉应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下称“嘉应检测中心”)、华测检测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测检测公司”)两家第三方权威检测公司。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摄入适量硒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维持细胞生理功能,起到保护心血管和视觉器官的作用。新快报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标准与地方标准,茶叶中硒含量达到国际标准要求(0.25mg/kg至4.0mg/kg),才能被称作“富硒茶”。送检以来,基地硒含量能否达到国家标准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最近,好消息终于传来:经检测,送至嘉应检测中心的茶叶样品被检出硒含量为3.89mg/kg,送至华测检测公司的茶叶样品检出硒含量为3.52mg/kg,都符合“富硒茶”标准。这也意味着,光德镇通过科技赋能,已成功种出“富硒茶”。
肖伟峰表示,将以本次打造示范基地为新起点,通过富硒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为后续富硒茶、富硒水稻、富硒豆技术推广作准备,推动光德镇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 曾贵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