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作文陪跑营”推荐范文:取的智慧:取之和与之

内容摘要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取舍,是人一生当中最智慧的学问,因为人生本就是一场取舍。取之有方,与之有道,任何事物获取的前提,都是事先给予。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所以,无论是富

  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取舍,是人一生当中最智慧的学问,因为人生本就是一场取舍。取之有方,与之有道,任何事物获取的前提,都是事先给予。

  仁道是安身立命的基础,生活的原则。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孔子致力于传播仁、礼等儒家思想,游历各国宣讲,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被誉为“至圣先师”;杜甫常常关注民生疾苦,批评时弊,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感叹,被誉为“诗圣”;文天祥被俘后,绝食八日誓不投降,并在狱中写下了《正气歌》,最终从容就义,名垂千古,被誉为“忠烈文臣”……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吾辈青年要把实行和弘扬仁道作为自己人生的使命,为此要奋斗终生,死而后已。

  任何事物获取的前提,不能是索取,而是给予,是付出。被称为“洪湖上的生命之舟”的湖北医生谢爱娥,居住在由200条船组成的、370平方千米湖面上的渔村。这里没有医生,渔村的渔民生了病要走三个多小时的水路到岸上看病,许多患者就在去医院的船上停止了呼吸。1992年,23岁的谢爱娥和丈夫何太瑜在船头嘴村委会的船屋里建起了渔村的第一间诊所——一个不到十平方米狭小局促的船舱里。从岸上到水上,谢爱娥这个“旱鸭子”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湖面上风浪巨大,小船也颠簸得非常厉害,对于不会游泳的谢爱娥来说,每一次风浪都是一次生死的考验。但是谢爱娥一住就是20年。最终,谢爱娥也用她的奉献和付出赢得了整个渔村的尊重和爱戴。

  取之为取,指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获取所需之物;与之为取,则是给予他人,从而收获内心的满足和喜悦。这两种行为方式并非相互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转化。首先,我们要理解,获取并非贪婪的象征,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我们通过学习、工作、投资等方式获取知识和财富,以此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提升生活质量。然而,获取并非目的本身,而是为了更好地给予。其次,给予也是一种获取。当我们给予他人帮助、关爱、尊重时,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对方的感激和回馈,更是在内心深处获得的满足感和喜悦。这种喜悦和满足感,就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它比任何物质财富都更宝贵。

  只有理解并掌握“取”“与”平衡的艺术,我们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因此,让我们积极地追求获取,同时不忘给予他人,从而实现内心的满足和成长。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