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伶仃号养殖航母来了开启智慧养殖新时代

内容摘要  “湾区伶仃”号独创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实现自然海水零污染循环,创造“准野生”生长环境,提升渔获品质的同时省却巨大换水能耗。结合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大幅降低日常运营的能源成本,并实现锚泊零碳养殖。  这艘“养殖航母”的能耐远不止于此。“湾区伶仃”号下水后,将在距离海岸线多米的无污染海域开展养殖,

  “湾区伶仃”号独创水体自然交换技术,实现自然海水零污染循环,创造“准野生”生长环境,提升渔获品质的同时省却巨大换水能耗。结合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大幅降低日常运营的能源成本,并实现锚泊零碳养殖。

  这艘“养殖航母”的能耐远不止于此。“湾区伶仃”号下水后,将在距离海岸线多米的无污染海域开展养殖,并通过智能机器人定期清理附着在养殖网上的杂物;通过全程智能养殖,在陆地监控室以视频或图像方式,远程获取船舶状态、鱼群信息、环境条件等数据;轻轻按下按钮,就能一键式远程投喂饲料,专利技术的吸鱼泵如同高效的海上渔获收集者,精准地进行收鱼作业。结合AI的智慧洞察和大数据分析的精准决策等科技手段,对养殖鱼群进行科学喂养。

  如果说智能养殖是“深海程序员”的硬核操作,那么养殖舱上部平台就是居民游客的“游乐场”:“湾区伶仃”号配套垂钓、研学旅游等多种功能,最大登船人数199人,可联动海岛旅游,创新打造“渔业+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推动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

  珠海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苏跃朋表示,“湾区伶仃”号主要在珠海万山群岛海域作业,重点养殖金鲳鱼、章红鱼、红瓜子斑等高品质海产品。珠海目前养殖品种丰富,去年年产量超过4万吨,增长15%,今年有望继续大幅跃升。在海洋牧场建设方面,珠海成效显著,已建成115万立方米深远海养殖水体,今年有望突破200万立方米。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