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长对华表态或对2020年印军在边境挑起冲突感到后悔

内容摘要  最近一段时间,中印关系有所缓和,对于当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印方也有了不一样的说法,印方的态度转变有什么目的?对于印方想要修复关系的信号,我们又该如何回应?  据环球网报道,印度外长苏杰生表示,中印之间在未来“可以预见”会遇到问题,但有办法在不发生冲突的前提下解决,此外,他还特别提到了5年前的中印

  最近一段时间,中印关系有所缓和,对于当年的加勒万河谷冲突,印方也有了不一样的说法,印方的态度转变有什么目的?对于印方想要修复关系的信号,我们又该如何回应?

  据环球网报道,印度外长苏杰生表示,中印之间在未来“可以预见”会遇到问题,但有办法在不发生冲突的前提下解决,此外,他还特别提到了5年前的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表示这不是正确的解决办法。

  更可笑的是,印度军队本打算出其不意来一场“奇袭”,却在人数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被打得溃不成军。

  这种拉胯的表现,直接导致印方实在没脸宣扬自己的“战绩”,只能含糊其辞地表示“损失不大”,并在中方后续不断公布当年的现场证据后,惨遭打脸。

  对于这种“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行为,印方高层想必是十分难堪的,现如今苏杰生突然表态,对于该事件的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显然是想要借此机会释放印方的态度,希望修复因冲突带来的恶劣影响。

  而印方能够做出这样的表态,一部分原因是近期中印在边境问题上,正不断达成共识,而更大的影响因素,则来自于特朗普上台后,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美国对印度施压增加,要求其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而印度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并不愿意完全依附于美国,而是希望保持战略自主。通过改善与中国的双边关系,在国际事务中获得更多回旋余地。

  当然,印方之所以能突然如此“理智”,还和其国内糟糕的经济状况有关,莫迪政府所提出的“印度制造”计划,不仅未能振兴印度制造业,反而还出现了衰退,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困境。

  在此背景下,印度迫切需要吸引外资,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投资,以提振经济,因此苏杰生的表态,显然是在试图为更进一步的合作“铺平道路”。

  事实上,印度也尝试过向美国“学习”,对中国施加了一系列贸易限制措施,结果事实证明,这些举措并未有效减少印度对华经济依赖。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市场规模远超印度,且消费潜力巨大,同时还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和技术优势,在多个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对印度市场的依赖程度较低。

  反观印度国内存在着诸多深层次矛盾,如营商环境不佳、高端人才短缺、工业化基础薄弱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印度还敢向美国学习,其结果必然是惨痛的失败。

  当然,尽管印方在过去有着种种“黑历史”,但只要印方愿意放下自己对中国的偏见,以及对领土问题不切实际的想法,终归是一件好事。

  对于中印在边境上的和解,以及在经济上的合作,中方曾多次释放过善意,对印方最近的转变也曾发声表示赞赏。

  但鉴于过去的经验教训,未来中印双方在开展具体项目合作时,应建立健全的信任保障机制,例如,明确责任分工、设定阶段性目标并定期评估进展状况等做法,有助于降低潜在风险。

  与此同时,在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中方也必将始终坚持原则不动摇,针对任何可能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行为,都要及时予以坚决回应。

  若印方真的想要合作,就应该拿出足够的诚意,在推进各项合作进程中,注重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承诺或框架性协议阶段。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