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在2025赛迪论坛创新驱动分论坛上,湖北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高刃进行了《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题分享,重点讨论了湖北省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方面的成就、探索与未来展望。
高刃副厅长提到,2024年,湖北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了5.8%,总量突破了6万亿元,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这一成就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科教资源催化科技创新成果
据高刃副厅长介绍,湖北省在科教资源方面具备深厚的基础。全省拥有院士、高校以及在校大学生和研发人员资源丰富,这些科教人才为湖北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此外,湖北还拥有一批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和湖北实验室,以及国家级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湖北省在科技创新方面成绩显著。2024年,湖北获得的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居全国第二,存储芯片和心肌旋切等技术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不仅提升了湖北的科技实力,也为全国的科技进步做出了贡献。
在高刃副厅长的分享中,湖北省持续构建高水平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正在加紧培育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加紧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例如,信息光电子和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已经升级为国家级创新中心,成为产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
湖北省也将企业创新作为关键推动力。自2020年以来,湖北出台了多项政策,促进规上工业企业的研发机构建设,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覆盖率已提升至30%以上。高刃副厅长还提到,像黑芝麻智能科技公司在港交所上市并成为中国智能驾驶芯片第一股的成功案例,展现了湖北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卓越成果
湖北省还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了多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的融合得到了加速,成功促进了7000多项创新对接。同时,湖北还通过选派科技人才担任“科技副总”,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累计解决技术难题近五千个,推动了两千余项科技成果的转化。
科技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
高刃副厅长指出,湖北省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推动了传统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型。例如,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了50万辆,同比增长33%,硅钢、海工钢等优特钢的占比超过了50%。这些成功案例标志着湖北省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新兴产业方面,湖北省加快了光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的布局与发展。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和大健康三大产业的营收已经达到了万亿级。
高刃副厅长还介绍了湖北在未来产业领域的前瞻性布局,湖北省积极谋划并实施八大工程,涵盖人形机器人、6G、量子科技、脑机接口等25个重点领域。例如,全球首创的高通道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而10款人形机器人也已进入产业化阶段。
在未来规划方面,湖北省将继续推进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进更多企业成长为“小巨人”和独角兽企业。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紧密连接创新链和产业链,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湖北省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一批显著成果,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好了充分的布局。通过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湖北省努力在全国范围内发挥更大的支撑作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