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居家场景中,传统吸顶灯长期存在眩光刺眼、光照不均、寿命短等痛点,让消费者不得不在“亮度”与“舒适性”之间妥协。小编了解到,在LED照明领域有着30多年技术积淀的三思照明,其近期推出搭载“反射式发光技术”与“陶瓷技术”的超高亮护眼吸顶灯,以两大核心技术重新定义健康光环境
一、反射式发光技术:从“刺眼”到“治愈”
吸顶灯的光学设计往往陷入两难,传统直下式灯具采用LED芯片直射发光,光线未经处理直接进入人眼,眩光指数(UGR)很容易超过19(国际舒适标准为≤19),尤其在儿童房或书房等近距离用眼场景中,易引发视觉疲劳甚至近视风险。而侧发光技术虽通过导光板分散光线,但因光线折射路径单一,灯具边缘照度衰减高达30%,形成“中间亮、四周暗”的照明盲区。
(上图为传统直下式灯具内部展示)三思的反射式技术通过科学的光路反射设计,让光线经过多次折射与扩散,形成如自然光般均匀柔光,眩光UGR值低至16以下,光照覆盖范围提升至160°以上,形成“无直射、防眩光、大发光角”的柔和光幕,达到“全域均匀照明”。
(上图为三思反射式技术原理示意)无论是孩子在书桌前写作业,还是全家人在客厅观影,灯光均能实现“亮而不刺眼、柔而不昏暗”的平衡。此外,该技术还结合“无频闪”与“无蓝光危害”设计,从光源底层降低对视网膜的刺激,尤其适合长时间用眼场景,真正实现“久看不累”。
二、陶瓷技术打破铝基板的性能天花板
小编咨询行业人士了解到,传统LED灯具普遍采用铝基板散热,但其绝缘层厚度(通常0.2-0.3mm)成为性能瓶颈:
1. “导热效率低”:热阻高达4-6℃/W
2. “光效衰减快”:通常1000小时光衰率达5-8%,部分灯具甚至5000小时后亮度仅剩初始值的70%
3. ”安全性隐患“:长期高温导致绝缘层老化,存在短路风险
通过查询相应公开信息,三思本次新品吸顶灯的质保时间长达12年,三思敢于做出如此承诺的底气,就来自自家独立研发的陶瓷技术,可以带来更高的光效,更长更稳定的灯珠寿命。
采用陶瓷基板封装的LED 器件不仅有比传统铝基板技术更高的热导率,更低的热阻、更高的功率密度。更重要的是,陶瓷的热膨胀系数很小,LED芯片与陶瓷线路基板之间几乎不会产生热应力,这大大降低在高结点温度使用条件下LED芯片的失效率。使用陶瓷的优势随着功率密度的上升而增大,尤其当多颗LED在一个高功率密度的条件下工作,陶瓷是更佳的选择 。在仿真实验中,0.02W/mm²的功率密度时,氧化铝/氮化铝陶瓷散热优势只有4K/6K;当功率密度达到0.32W/mm²时,使用氧化铝/氮化铝陶瓷的散热优势达到了42K和50K。
除此之外,陶瓷的介电性能远远优于铝基板,氧化铝陶瓷达到15KV/mm,通常1mm的铝基板最多只能承受1500V的电压。
陶瓷的这些特性都保证了采用陶瓷技术灯具的高度可靠
三、场景化应用:健康光环境的全方位适配
小编了解到,三思超高亮护眼吸顶灯不仅技术优异,更注重场景化体验设计:
- 儿童房与书房:通过反射式柔光+无蓝光技术,模拟自然光色温,让眼睛发育期的孩子也能舒适用光
- 客厅与卧室:大发光角设计让光线均匀覆盖空间,搭配多档色温调节,无论是温馨的家庭聚会还是专注的夜间阅读,均可一键切换理想光效。
- 厨房与浴室:陶瓷基板的防潮耐腐特性,以及全封闭的灯体结构,确保灯具在各种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极大降低了传统灯具的锈蚀与短路风险。
三思照明并非家居领域的新玩家。作为港珠澳大桥照明系统供应商、上海世博会LED显示屏服务商,其工程级技术早已通过严苛验证。此次将反射式技术与陶瓷技术下沉至家用市场,既是技术普惠的体现,更是对消费者健康需求的精准回应。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