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
赵九章在1963年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领导的一封信中写道:凡是已经形成研究集体,如有老科学家们的领导、强有力的中级骨干的配合以及一批有苗头的青年参与……形成紧张活泼的研究气氛,不断深入开拓研究的领域,就可以更多、更快地培养年轻的一代。
1957年是国际地球物理年,当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的赵九章以其渊博的知识和敏锐的洞察力,意识到地球物理将面临向空间扩展的历史机遇。他竭力开创空间科学研究,亲自领导研究集体,积极培养这一领域的青年科学家。
磁暴是一种太阳活动引发的空间电磁现象,对它的研究可作为空间物理研究的突破口。1959年,赵九章成立了磁暴组,该组由所里地磁研究室的一些科研人员组成。为了让大家了解空间物理学的知识,赵九章组织了一个讨论班,既当老师又当学生——自己讲授宇宙电动力学,同时给大家布置任务并讲述有关内容。为了增加大家的理论知识储备,他还邀请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参与讨论。
他和大家一起看文献、推导公式,一旦有了新想法便给同事和学生们打电话,邀请他们到他的办公室或家里讨论。会议经常持续到深夜,家里的小黑板是大家讨论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他说:“宇宙电动力学也是在我准备讲课时才开始学的。”和20多岁的年轻人一起忘我地工作,他有时心绞痛发作,就从口袋里拿出几粒药服下。
在这个研究集体中,赵九章大力提倡学术民主,讲述世界著名科学家的故事以激励大家,让年轻人敢于提问和发表意见。在讨论过程中有时争论很激烈,甚至持续三四个回合。赵九章总是先让大家发表意见,最后由他概括。
“科研工作要出成果,出高水平成果,必须抓研究集体,要有一组人可以做研究。”赵九章提出了空间物理的“四条腿”研究方法,即理论研究、地面观测、空间探测和模拟实验。据此,他将磁暴组分成理论组、资料分析组和模拟实验室,分别安排人员开展课题研究。磁暴组的每篇论文只有经过大家反复讨论后才发表。磁暴组取得许多可喜成果,陆续发表了近20篇论文。
1959年我国乒乓健儿斩获世界冠军,赵九章颇受鼓舞:“我们也要培养几个种子选手到国际舞台上比武。”“科研工作和打乒乓球一样,要为祖国争光。”
赵九章培养人才的方式有几个特点:一是具有团队思想,各方面人才会集;二是不拘一格,只要肯学习、肯钻研都可培养;三是具有开放思想,请外国专家讲学和派人出国学习;四是严谨的学风,要求做出的工作无懈可击。赵九章爱惜人才,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1958年,赵九章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应用地球物理系首任系主任,1962年还提议开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