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眼技术将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化落地

内容摘要本报讯(记者李晨)日前,仿生视觉产业与投资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大学仿生视觉与类脑智能研究所所长张晓林在会上指出,视觉是机器人的灵魂,也是机器人智能的体现。仿生眼技术能够加快智能机器人的产业化落地,全面走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场景。仿生眼技

本报讯(记者李晨)日前,仿生视觉产业与投资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上海大学仿生视觉与类脑智能研究所所长张晓林在会上指出,视觉是机器人的灵魂,也是机器人智能的体现。仿生眼技术能够加快智能机器人的产业化落地,全面走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场景。

仿生眼技术,是一种模仿生物视觉系统的人工智能视觉感知技术。由于有包含脑干、小脑、大脑功能的完整智能仿生系统,不同于激光雷达、飞行时间传感器和固定双目,仿生眼在识别、判断能力上具有更全面的优势,且可以根据人工智能的“主观意志”去主动观测“想要”看的物体和部位,是人工智能走向自主意识的关键要素。

张晓林表示,仿生技术的可动双眼设计,使摄像机的应用变得更加多样化。其动态特性具备防抖和跟踪的能力,能够根据需要切换视角,观察任何想要观察的地方。简言之,仿生眼可以让机器人“看”得更清,反应也更加敏捷、精准和细腻,而这正是智能机器人实现产业化的突破口。

张晓林介绍,仿生眼技术日趋成熟。国内部分企业已经率先启动产业化应用。今年还将进入农业果蔬采摘、机场空域防护、生态监测和山体滑坡预警等领域。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攻关,包括进一步降低成本等,仿生眼将从根本上把机器人的工作效能与应用范围提升到新的高度,深度影响并改变社会生产、生活场景,助力人类迈入更高级的社会形态。”张晓林说。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190014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