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四川长虹发布2024年年报暨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四川长虹逆势大增,主要业务亮点频出,首次突破1000亿大关。
据资料显示,2015年长虹控股集团销售规模首破1000亿元,作为长虹控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四川长虹这一成绩不仅是规模意义上的跨越,更展现了其作为中国家电“智”造代表,所拥有的过硬产品实力、制造实力与产业实力。
从规模扩张到价值重构
据报告显示,2024年,四川长虹实现营收1036.91亿元,同比增长6.4%;归母净利润7.04亿元,同比增长2.3%。此外,四川长虹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达268.37亿元,同比增长12.89%;归母净利润3.45亿元,同比激增96.68%。
拆解其财报数据可见,2024年,四川长虹家电业务版块通过抓住国内“以旧换新”国补政策机遇,拥抱AI前沿技术,并加强海外渠道开拓,推动国内外业务协同,实现了营收以及净利润的领跑。这背后体现了四川长虹对消费趋势的精准预判。
当前,四川长虹家电业务正在形成“电视突围、冰洗空强”的协同格局。在电视板块,四川长虹在AI技术与电视的融合创新、以Mini LED背光为核心的画质提升技术方面走在前列。财报显示,2024年,四川长虹电视业务实现收入约160.37亿元,同比增长约10.27%。白色家电方面,冰箱(柜)业务实现收入约101.94亿元,同比增长约5.53%;空调业务实现收入约155.53亿元,同比增长约33.23%;洗衣机实现收入约18.06亿元,同比增长约32.04%。
此外,通用设备制造和ICT综合服务作为四川长虹带来的增长也极具想象空间。2024年,四川长虹通用设备制造业务实现101.11亿元收入和14.2%增速,背后是其下属控股子公司长虹华意的全封闭活塞压缩机业务销量连续十二年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压缩机销量连续三年超过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速。
而ICT综合服务实现收入368.84亿元,同比增长8.28%,则凸显了四川长虹下属控股子公司长虹佳华,立足于科技服务企业的本质和数字智能综合服务商的定位,以智能分销服务业务为基础,在云应用、元宇宙、安全、低空经济等战略性领域持续布局和发力,与生态伙伴深化合作,打造新场景和新生态,培育新优势。
其他业务方面,四川长虹电源系统业务在航空、航天、舰船领域承担的国家级重大型号高新工程项目100余项;轨道交通业务成为国内地铁、高铁蓄电池系统的主要供应商,覆盖全国80%以上城市地铁项目;同时通过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项目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在确定性中寻找变量
近年来,市场政策红利的捕获能力,已成为企业的增长助推器。自国务院《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出台后,四川长虹联合线上电商、线下卖场等多个渠道推出“焕新计划”,拉动业务增长。
据了解,在消费需求分层化趋势下,四川长虹通过差异化技术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例如,围绕AI化、健康化、场景化等用户新兴需求方向,整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资源,推出具备自主感知、交互与决策能力的AI家电产品。在不久前的上海AWE展和广交会上,长虹以场景化AI重构产品逻辑,通过AI TV、AI空调、AI冰箱等构建“主动服务+情感交互”生活场景,让其全面化AI的家电乘展会“贸易之桥”出海“圈粉”全球用户。
近年来,四川长虹在国内大放异彩的同时,海外更聚焦欧洲等核心市场持续突破。例如长虹电视在产品端、运营端和供应端等方面多措并举,取得全国电视出口排名前三的好成绩;空调业务深耕根据地市场,积极开拓新区域、新市场,并取得了较大突破;冰箱领域,产品端加大中高端产品研发投入,促规模、调结构,进军新蓝海,为长虹带来更多增量。
与此同时,四川长虹更通过全球体育IP营销实现声量破圈。与国际雪联顶级滑雪赛事深度联姻、牵手澳大利亚橄榄球悉尼龙队,成为德国保时捷网球大奖赛官方高级合作伙伴……借科技魅力与运动势能为产品全球销售保驾护航,也成功实现品牌价值持续增值。2024年,长虹品牌价值已达2368.76亿元新高。
四川长虹用成绩证明:在中国“智”造远航的马拉松赛道上,唯有将创新基因融入血脉,以全球视野谋划布局,方能穿越周期波动,成就基业长青。
(家电网® HEA.CN)
0 条